網站連結: 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promo/officeonestop/default.htm?wt.mc_id=officeClubnewsletter
微軟潛能創意盃每年選擇一個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問題領域,希望透過延伸現有的教學環境,鼓勵並挑戰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利用科技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法,透過藝術感化群眾。從實做中去體驗一個具有規模,有實際應用面,並能拿來幫助解決問題的科技專案或是數位藝術品是如何被實現的。參加世界上規模做大的科技與數位藝術比賽,透過與國內與國外的好手互相競爭,提升自己的技能並發現自己的潛能。透過全球決賽,能夠與國外參賽者交流,並拓展國際觀與人際網路。相信潛能創意盃會是一個學生走向業界很好的跳板,更是一個難得的經驗,讓你在應徵時,有一個讓企業刮目相看的成就!
2010 年度潛能創意盃在一次的挑戰世界上最優秀的學生來「夢想一個科技能解決社會難題的世界」。想想如何利用軟體系統解決社會問題; 如何為健康、教育、環境永續、安全…..等社會議題出一份力。同學可以試著利用科技來尋找瘧疾的治療,為孕婦設計一個全新的緊急醫療系統,找到怎麼對付男女平等的問題,或設計一個能夠讓農民更有效率的管理農作物的方法,並更快的提供食物給開發中的國家。我們建議(但不要求)各位參考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指標的社會問題。請花一點時間來多了解關於這些挑戰,我們希望他們為你提供的靈感可以幫助你改變世界。
聯合國千禧年目標: http://www.un.org/millenniumgoals/。
知識大講堂網站連結: http://knowledge.nchc.org.tw/sunday/index.aspx (網站上有許多講座影音資源)
關於我們 |
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自1991年成立以來,一直努力於打造國際級高速計算中心的實力與形象。2003年正式轉制為財團法人,隸屬於國家實驗研究院,簡稱為「國網中心」,肩負起高效能計算、儲存、網路、平台整合的前瞻技術先導角色。為提供更全面的專業服務,設置新竹、台中、台南三大事業群,以服務、研發、育才的理念在台灣紮根。更於2005正式獲得 ISO 8001-2000 國際認證,為國網中心的服務品質授予最堅固的保證。
正因具備創新研發領導者的優勢,國網中心承接「挑戰2008六年國發計畫」,引領建置台灣高品質學術研究網路(TaiWan Advanced Research and Education Network, TWAREN),並推動台灣知識格網(Knowledge Innovation National Grid, KING),塑造台灣成為亞太地區知識匯流的核心據點。同時,以國網的成功經驗結盟全球合作伙伴,延伸經營理念共同創造一個資源共享的新世界。 有鑒於 MP3 的普及,iPod / iPhone 的熱賣,我們開始思考如何善用「國網中心」的豐沛資源結合 MP3 / Podcasting 在教育領域作貢獻,知識大講堂就是我們的一個起步,我們希望經營一個非營利的網站,提供高品質且富教育意義的數位內容,您可以利用網頁瀏覽的方式線上聆聽或者利用蘋果公司開發的 iTune 下載內容這樣就可以離線聆聽,假如您有 iPod 或 iPhone 則可以進一步將 iTune 的內容下載到 iPod / iPhone 這樣就可以隨時隨地聆聽了。
|
連絡我們 |
國家實驗研究院 - 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 R311 李正國博士 Dr. Jen-Gaw Lee E-mail : [email protected] MSN : [email protected] Skype : jgleeyalinwu Office : (03)5776085-403 |
國立交通大學 智慧生活科技區域整合中心 Eco-City 健康樂活城 |
Eco-City的概念源自Ecosysetm這個名詞,Ecosysetm原本用於生物界,廣義而言,是描述一自成回饋體系的環境。區域中心內的眾多科技團隊、廠商、醫院聯盟,將透過中心的創新營運機制,針對其產業類別形成不同的Ecosystems。以人為本所收集的使用者核心需求,就是這些生態系統的養分來源,透過產業推動團隊與Ecosystems再將這些養份轉化為整合創新結晶與新商業能量。創意提供者則透過情境空間體驗與網路平台媒介提供源源不絕的養分回饋,最後Ecosystems將匯集達成Eco-City的健康樂活城市願景與概念。 Eco-City透過以下團隊來築成健康樂活城: 總中心—落實平台管理、團隊協調與計畫執行機制 總中心主要目標為協調各團隊運作並統整五大團隊成果、執行專案管理、各團隊績效指標與Roadmap審核,進行加盟資格與整合成果之審核。 人文團隊─使用者生活深度需求訪談與記錄 「以人為本」的出發點,以使用者為中心,配合一日24小時生活記錄、半開放式深入訪談、以及行動記錄三種訪談方式了解其整體生活處境,探討使用者平日生活常遇到的問題與需求。 科技團隊─以人文需求為導向之創新科技整合之旅 以人文訪談初步需求為導向,了解使用者需求,進而達成創新整合。拜訪參與個別科技團隊,進行人文、空間與科技之三方討論,實現跨領域互動。 空間團隊─融合科文需求之圓融式空間設計概念與實現 「空間可以是存在當下的藝術品」,在此概念下建構一個以全天候健康管理、Event Driven的概念設計以及實體與虛擬環境互動式設計為主的展場,除了可降低展場外的衝擊,更可展現樂活城兼容並蓄的特質。 網路團隊─創造具永續價值實現之創意激發與教育平台 建立跨領域與產官學研之間的合作溝通數位平台及多元的使用者協同創新平台,協助團隊間合作溝通、互動、學習與成果彙整,並進行虛擬與實體之互動,以增進協同創新的實用價值。 產推小組─善用優勢發揮特色之生活科技產業 結合新竹科學園區高科技產業優勢,發展可行的創新商業模式,進而爭取社會大眾與合作廠商的認同,讓生活科技產業蓬勃發展。 藉由團隊的集體智慧與人文科技來解決新竹縣市之高齡與高壓力工作者兩大族群的「失能與不足」問題與生活品質提升。利用事件驅動(Event-Driven)整合概念,融合應用情境、科技整合與空間設計達到一日生活情境「互動式」實體展示體驗功能。Eco-City健康樂活城將以階段式收斂與自發性創意流通模式,達到跨領域、開放式與使用者創新,並提供客製化產學合作與商業模式服務,提供科技團隊與合作廠商聯盟進行良性互動與合作平台,提升產學整合之新商業能量,以期開創生活科學與生活科技新產業,發揮複製倍增的影響力與量能。 http://epaper.ecocity.org.tw/v5/index.html
|
Co-Life 線上會議系統 |
本系統是由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NCHC)所開發,可以提供 2~29 人以上(影像/依頻寬、設備而定)於網路上開會或演講。亦可提供專案計畫發展時期,一個遠端共同處理平台,更是虛擬團隊所必須具備的工具。 特色 ‧完全免費 ‧視訊會議系統與專案系統、演講系統、會議系統結合。 ‧各系統並結合文件管理功能。 ‧影像可隨時放大縮小或放至全螢幕 ‧文字溝通與檔案分享的功能 ‧電子白板、播放影片、遠端遙控桌面、互傳聲音與視訊 http://colife.nchc.org.tw/index.aspx
|
水環境教育資源網 |
陽光、空氣、水,是地球上生命繁衍的三大要素;其中,水,是最寶貴的資源。台灣四面環海,因為氣候和地理的條件導致可用的淡水資源不足,使得水成為台灣社會與經濟發展的最重要限制條件。近年來世界各國所重視的永續發展,強調生物多樣性的促進與維護,在這之中,水,同樣扮演了最關鍵的角色。 「水環境教育資源網」是水環境教育師資研習的專屬網站,係為教育部、水利署、環保署所共同成立之「水環境教育師資研習計畫暨水環境教育資源網站建置計畫」的一部分。計畫的目的是為了要豐富國內中小學教師對於水環境領域的知識,以便充實環境教育的內涵與成效。 這個計畫由財團法人台灣水利環境科技研究發展教育基金會、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台灣師範大學環境保護中心、交通大學電子資訊與研究中心教育科技實驗室、財團法人時報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共同負責執行。 希望藉由大家共同的努力,從基礎的教育著手,傳達水即生命的訊息,讓過去因為污染導致不再美麗的溪流與海岸恢復生命力,大家重新享有蔚藍的海岸和翠綠的溪流。
|
「週末分享大師視野」系列講座 |
「週末 Let's go!分享大師視野」系列講座係以一般社會大眾及青年學生為對象,於週末舉辦,之科普演講。本活動以「能源.環境與演化及奈米.生醫與健康老化」六項議題為主軸規劃,並於演講中融入與人文、倫理、法律、藝術與社會關懷之對話,以期兼顧科學與人文涵養。
http://k12sm.nano.edu.tw/weekend/index.html
|
「週日閱讀科學大師」系列講座 |
由國科會主辦,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成功大學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合作承辦的「週日閱讀科學大師」系列講座活動,是專為年輕朋友與社會大眾在假日上午舉辦的科學普及講座。每年安排 12 位知名科學大師,針對自然科學、工程設計及生態能源、醫療健康等講題,對一般社會大眾與青年學子進行演說,期能引發青年學子對於科學研究的興趣,並增進社會大眾對於科學與新興科技領域的認識與了解,進而廣為提昇社會大眾的科學/科技素養。
http://science.nchc.org.tw/old_science/
|
中央研究院網路影音服務 |
中央研究院網路影音服務網站
http://www.ascc.sinica.edu.tw/php-bin/videosrv/
|
中央大學多媒體教學發展研究室 |
中央大學多媒體教學發展研究室網站
http://mdtvod.ncu.edu.tw/index.asp
|
國際媒體傳播學會 |
國際媒體傳播學會首頁
|
展望系列講座 |
大眾科學教育的主幹之一是科教演講,尤其是主軸明確、前後關連,且地點固定的系列演講,將有助於培養長期的聽眾,對社會大眾的終身學習以及各級學校學生提昇科學素養會有積極幫助。也正因為如此,2003 年春天,在國科會科教處的提議之下,「展望」系列正式展開,每年分春秋兩季,每季八場。 這個系列之所以命名為「展望」,是希望所邀請的講座不僅只是介紹某一個特定領域的現況,同時也希望邀請講座能夠以前瞻的眼光,帶領聽眾,了解這個領域因為科學的發展,而在 5 ~ 10 年之後會把人類社會帶到何處。對聽講的觀眾而言,能夠知道特定科學領域的尖端發展,也可以讓觀眾未雨綢繆,預為社會變遷先作準備。 http://star.phys.ntu.edu.tw/prospect/index.html
|
中大.中時「遇見科學」講座 |
國立中央大學與中國時報共同主辦「遇見科學」系列演講,將科學原理以潛移默化、深入淺出的方式提供給廣大民眾。
http://sci.ncu.edu.tw/projects/chinatimes-science/speeches
|
成功大學網路教學系統 |
成功大學網路教學系統首頁
http://iteach.ncku.edu.tw/faq.php?faq=produce
|
臺灣大學線上演講網 |
國立臺灣大學作為全臺第一學府,擁有全國最豐沛的師資與課程資源,也經常舉辦各種專題演講、系列演講或研討會,主題涵蓋各學科領域,兼具學術與應用等各層面。為保存這類珍貴資產,教學發展中心數位媒體組自92年起負責建置「臺大演講網(NTU Speech)」,讓師生們可以不受時間與空間之限制,隨時反覆瀏覽這些精彩的演講,甚至收看立即的實況轉播,作為重要的延伸學習與進修資源。
http://speech.ntu.edu.tw/user/
|
交通大學線上演講中心 |
交通大學線上演講中心網站
http://lecturevod.nctu.edu.tw/LectureVOD/VODMenu.aspx
|
清華大學校園影像網 |
清華大學校園影像網首頁
|
中正大學數位學習中心 |
中正大學數位學習中心網站
http://www.elearning.ccu.edu.tw/aboutus05.htm
|
交通大學網路學習中心 |
交通大學網路學習中心首頁
http://www.cc.nctu.edu.tw/~academic/studycenter/index.htm
|
中大‧中時【遇見科學】講座隨選視訊(VOD) |
97 年 2 月起,國立中央大學與中國時報共同主辦「遇見科學」系列演講,將科學原理以潛移默化、深入淺出的方式提供給廣大民眾。本系列演講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將科學新知介紹給國人,並說明各項科技的重要性及應用性,以期能大幅提升國人對科學的好奇心及學習興趣。演講的內容包羅萬象,涵蓋自然科學、應用科學、太空天文、大氣及地球科學、生物醫學科技產業、環境與能源、氣候變遷等。所有演講由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協助,辦理線上直播、隨選視訊等服務,以延長演講的生命,服務更多對學問有追求熱誠的社會大眾。
http://mdtvod.ncu.edu.tw/CLASS1LIST01.asp?C1ID=21
|
國科會「展望」系列演講隨選視訊(VOD) |
國科會「展望」系列演講,由國立臺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承辦,孫維新教授主持,分春秋兩季,每季八場,內容涵蓋自然環境、生命科學,及尖端工程等領域。演講講座不僅介紹特定領域的現況,同時也會以前瞻的眼光,帶領聽眾了解這個領域因為科學的發展,在未來會把人類社會帶往何處。對觀眾而言,知道特定科學領域的尖端發展,可以讓人們未雨綢繆,預為社會變遷先作準備。目前由臺大演講網負責演講的拍攝、直播、後製,與隨選視訊(VOD)的提供等服務,不但以數位媒體型式保存了這些演講,也提供社會大眾都能自由瀏覽。
http://speech.ntu.edu.tw/user/vod_film.php?film_series=54
|
「探索」基礎科學講座 |
臺灣的學生與社會大眾善於考試,科學學習必須的探究態度卻極為匱乏,主要原因係因基礎科學的學習方法偏狹,習於填塞知識,疏於批判、論述、探究、與培養興趣。中心擬師法英國昔日的皇家科學講壇,於週末舉辦「探索」基礎科學講壇,借重大學學養與教學俱佳的科學大師們開講,為有志於科學的青少年學子及對科學有興趣的社會大眾在升學和考試之外,提供探索基礎科學的途徑。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規劃自 2009 年起,依學期時間,週六舉辦系列講座。每月輪流就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各學門開闢講題,預計一年度 20 ~ 40 堂演講。對象以中學生及中學教師為主,也不拒絕其他聽眾。 |